選擇法語教學
法國學校的教育觀點與眾不同,來自歷史起源與哲學的出發點,強調嚴謹的精神、求知慾及自由,因而能豐富對話且懂得尊重他人與其他文化。對法國學校來說,學生是未來的公民,在學習知識及就學期間的生活,應當助其創造出未來的正向社會。
因此,要達到理想的最高處,及使學生們與家長們都擁有快樂的就學時光。自最低年齡層直至進入成人階段,法國學校強調的是整體實踐教育,學習看到所有人的特質及優點:
1—扎實的幼稚園教育
意識到學前教育是學生建構期及培育期的重要性,法國學校決定義務教育的開始年齡為3歲。學前教育的關鍵在於,孩童從熟悉的家庭世界緩緩轉換成就學環境時,同時奠定了學習基礎,為接下來的學生角色做好準備。遊戲和與同儕間的互動,使孩童逐漸發展體能靈活度、感官知覺、腦力及語言表達,為進入閱讀領域作準備。
2—為未來世界的人道主義課程
在整個義務教育期間,學生會不斷地學習批判精神、體驗共同生活的歡與苦,並認知團結的重要。
- 哲學的意義:數年前起,哲學議題的探討自初等教育開始越來越常出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亦將哲學列入建議課程中,並倡導哲學對學童的重要性。此外,高中畢業會考的改革也使得哲學教育為必修課程之一,普通高中的學生自高二(Première)起在選修的人道主義主題課中即有哲學課程。
- 口才的重要:口語表達能力現今為法國學校學習重點之一。自初等教育開始,學校便鼓勵學生發言及上台報告,讓他們於公眾談話時感到自在且樂於練習發言。不僅如此,國中會考(Brevet)與高中畢業會考(Baccalauréat)也針對專業科目將口語問答列入考試項目中。
- 永續發展教育:為了有能力面對人類接下來最大的挑戰之一,法國國家教育部近期將環保議題敏感度的重要性放入教學計畫中。自初等教育開始,透過園藝課程及對能源與廢棄物問題的認知瞭解環保;國中及高中時期的科學課程延續同樣理念,教導尊重保護生物多樣性,並票選出環保小尖兵。
- 數位工具應用能力:由於現今社會數位工具運用越來越普及,法國學校亦針對此規劃一系列課程,使學生熟悉操作但合理的運用。在初等教育中,認識簡單的程式設計和網路使用為必須的基礎認知課程。至高中時學習方向又有不同,高一(Seconde)及高三(Terminale)學生將會有數位科學課程,幫助更深入了解數位科技,將傳統與社群帶進新的領域。
3-校內運動、音樂及藝術
學生福祉向來是法國教育系統中最重視的。除了整體教育的知識學習外,體能、文化和藝術課程能增進學生多方發展,並加強情緒與社交能力。固定經常性參觀與聽取導覽介紹世界及法國大眾文化遺產,能夠提升創造力及品味判斷力,和學習批判觀點。此外,自初等教育至高中,透過體能課程體會到努力後收穫的果實和超越自我的成就感, 學會懂得尊重他人與運動規則。運動也能幫助學生管理控制注意力及專注力,還有增加自信。對於以藝術及體育為發展志向的學生,學校將高度支持並為其提供最佳的課程建議。
4-放眼世界及多語教育
全球的法國學校都有兩個目標—讓學生身處於國際環境並理解與融入居住國家的當地社會。這樣的目的在培養自豪的公民且意識到自我身份歸屬,並能夠遵循道德規範且對各種差異擁有同理心。這就是為什麼法國的教育機構尤其強調符合條件、環境、個人規劃及學生專長的語言培訓。
總而言之,國際上的法國學校都處於法國海外教育屬(AEFE)的廣大網絡內,法國海外教育屬的考核監督及課程規畫的提供能夠保障教育的高品質。全世界139個國家中得到認證的法國學校與教育機構,使學生在必須離開居住的國家時,能夠於全球的教育網絡中保持就學不間斷。
5-在差異中學習共同生活
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與福祉,法國學校向來致力宣導團體生活規則及學習遵守。在道德與公民教育上,從初等教育起至高中,提供機會教育,傳播健康與安全的重要性,思考如何避免不當的舉止、歧視、暴力和危險行為,這就是真正法式教育的特點。同時,選擇班級幹部(班長)、社團活動及校外旅遊時,也是良好的教育機會。
此外,法國學校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對有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予多種選擇方式及解決方法,且時常追蹤與協助,並針對有障礙的學生單獨指導。
因此,選擇法國學校,透過LIFT獲得法國國際高中畢業會考文憑,不僅開啟了法國高等教育的大門,同時也將進入世界頂尖的學府就讀!